专家提醒加强“一老一小”流感防治
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当前全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,且以甲型流感为主。专家提醒,目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,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,做好流感预防,同时儿童、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出现流感症状后,应密切观察、积极就诊治疗。
贵州省疾控中心主任黄艳介绍,与普通感冒相比,流感患者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、咽喉痛、头痛等症状更为明显,发热的程度更重,而普通感冒患者流涕、咳嗽、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更明显,不发热或只是低热。
黄艳提醒,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无并发症者一般病程为1周左右,多在发病3-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,全身症状好转,但咳嗽、体力恢复需要较长时间。而流感的高危人群,如65岁及以上老年人、5岁以下儿童、孕妇以及患有心脏病、糖尿病、哮喘等慢性疾病的人群,在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,如肺炎、呼吸衰竭、心肌炎等,因此需要密切观察和积极就诊治疗。
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丽萍介绍,儿童出现流感症状后,轻症病例可居家隔离,并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遵医嘱接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,多休息、多喝水、补充维生素、均衡饮食、注意保暖;重症病例或流感并发症病例需住院治疗。
专家提醒,接种流感疫苗是经济、有效的预防手段。接种流感疫苗后,抗体保护水平一般可维持6个月左右,疫苗保护力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,而且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变异,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尽相同,所以建议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。
(责编:孙红丽、杨迪)
-
拦截“天外来客” 我国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
合肥9月5日电(记者吴慧珺、贾稀荃)记者5日从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的第二届深空探测(天都)国际会议上获悉,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,并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,任务计划选用“伴飞+动能撞击+伴飞”模式。
-
第三代核电锚定100%国产化,向国际最高水平赶超—— “国和一号”的自主创新之路
两组数字合起来,就是“国和一号”的一份亮眼“简历”。“国和一号”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“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”开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,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,代表当今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。
-
第十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举行
北京9月4日电 (记者韦衍行)9月3日,第十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。会上宣布,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在安庆市举行。
-
以运河为媒 促交流互鉴
运河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和精神家园,承载着人类互联互通、共享资源的美好愿望。穿越历史,日夜奔腾,它们发挥着水网主骨架和水运大动脉等功能,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。
-
汇聚媒体力量 书写时代篇章
古巴和中国是好朋友、好同志、好兄弟,这是我们共同追求高质量合作的坚实基石。通过加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我们在文化、科技、教育、体育、数字经济和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实现交流与合作,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。